- 帖子
- 1
- 主題
- 1
- 積分
- 5
- 注冊時間
- 2011-3-27
- 用戶組
- 小寶寶
- 最后登錄
- 2011-3-28
小寶寶
 
|
不知道辮子是什么時候梳開的,只知道以前的人個個梳著辮子,而且大多都會那么幾種手法。什么麻花啊,漩渦啊,馬尾巴啊倒也像門學問,估計沒個幾年的功夫是梳不出來的。可是現(xiàn)在別說手法了,找個辮子跟找個大熊貓差不多!辮子都哪去了?
回過頭來看看,辮子開始消失的時期還要追溯到民國。不同的時期對應著不同的政治體制,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又會感染思想。民國取代了清,當然要先解放人的思想來適應自己統(tǒng)治的需要。所以男士剪辮子的熱潮便興起來了?墒钱敃r并沒有規(guī)定女士也要剪辮子吧?那女士的辮子又哪里去了呢?
總結一些人回答的內(nèi)容,大體上都是這樣:太俗。太麻煩。太沒個性。然后什么爆炸式啊,什么流浪式啊,什么飛機場式啊,非主流式啊各類怪異的發(fā)型就開始爭芳斗艷了。而且人們竟還以之為美,認為是自己個性的展示!辮子理所應當?shù)木拖Я恕?br />
不過,消失的僅僅是單純的辮子嗎?
流行音樂火了,戲劇這個“辮子”卻消失了;疼痛文學火了,純文學這個“辮子”卻消失了;西方的情人節(jié)火了,七夕這個“辮子”卻消失了;所謂的自由火了,廉恥這個“辮子”卻消失了;個性火了,禮節(jié)這個“辮子”卻消失了;所謂的獨立火了,孝敬這個“辮子”卻消失了------
一個人低俗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都跟著低俗。一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沒什么,可是當所有人都說它酸,那么它就真的不甜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殘疾,那么這個社會的審美觀也必定是殘疾的。這時若出來個正常人,那么這個正常人還會正常嗎?
這些辮子都太俗了,這些辮子都太煩了,這些辮子都太不能展示個性了!理解能力低,社會實踐差,大肆渲染悲傷,追求另類時尚,把優(yōu)秀的文化扭曲為自己的庸俗所利用,遇到一點困難,就看都的整個人生。不想付出,卻想得到豐碩的果實。自己學不會的,不能理解的文化就是垃圾。只有自己認為正確的才是真理。這些就是高雅嗎?這些就是時尚嗎?這些就是我們的個性嗎?如今看來,應該是了。
只是還有一點讓人想不通:辮子沒了在于梳辮子的人,那么那些能夠影響梳辮人的人又帶哪里去了呢?
辮子已經(jīng)沒了,衣服還會遠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