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有言:說話如水,做事如山。
人與人的交談之中,讓對方覺得舒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修養(yǎng)。
一個人的言談,往往最能暴露他的人品。
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如沐春風(fēng);而有些人一開口,卻讓人如坐針氈。
網(wǎng)絡(luò)交流亦是如此,一字一句間流露出的,都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內(nèi)心。
生活中,這樣回你消息的人,才最值得深交。
2459a5fc9bad0b8630e5d1fbebf6dd02.jpg (38.5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26 10:24 上傳
張項理 攝
01 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音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微信聊天時,聊著聊著對方突然就“消失”了,既無征兆,也無后文。
或許要隔上好久,他才突然回你一句“剛剛忙去了”。
或許他是真的忙去了,才會忘了回復(fù)。
但有的人同樣忙,卻總能記得提前說一聲“我先去忙了”。
這個中差距體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個人靠不靠譜的表現(xiàn)。
有人總結(jié)過,所謂靠譜,無非就三點(diǎn):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看過一個故事:
一家公司招了兩個實習(xí)生。
第一個實習(xí)生,出類拔萃,有靈氣,有創(chuàng)意,有口才,就是時常在微信上鬧“失蹤”。
而另一個實習(xí)生,就一個優(yōu)點(diǎn),靠譜。
交代他的事情,會第一時間給你一個答復(fù);能不能辦成,也給你一個答復(fù);什么時候能辦成,再給你一個答復(fù)。
于是,實習(xí)期結(jié)束后,公司只留下了第二個實習(xí)生。
靠譜,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才華。
靠譜這個詞,幾乎包含了我們所有的信任感。
一個真正靠譜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是值得信任的,不一定是最成功的,但一定是值得交往的。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聰明的人,缺的是真正靠譜、踏實的人。
一個靠譜的人,心底有原則,處事有分寸,永遠(yuǎn)值得深交。
0dc8e7482591db84a029e2c179380dde.jpg (127.32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26 10:24 上傳
陳華林 攝
02 出言有尺度,嬉鬧有分寸
《論語·公冶長》記載了這么一件事:
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是不善言辯。
孔子回復(fù)道:“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
意思是伶牙俐齒、咄咄逼人,只會惹人生厭。
就像生活中,有些人總愛說:我這人說話直,你別生氣。
而很多時候,說出這句話的人,往往最能輕易撕開我們的傷疤。
你若是生氣,他還要怪你“開不起玩笑”。
殊不知,只有當(dāng)事人覺得好笑,才叫“開玩笑”。
當(dāng)事人不愿意,還硬說是開玩笑,那就是耍流氓。
一個人開玩笑的分寸感,往往最能看出他的人品。
不拿別人的缺陷開玩笑,不拿別人的隱私開玩笑,是為人應(yīng)有的底線。
古訓(xùn)講:“言盡則無友,苛盡則眾遠(yuǎn)!
與人談話,需要講究方式,無論是當(dāng)面,還是微信,明知傷人的話,就別說了吧。
如果真的是為對方好,不妨換個語氣,態(tài)度溫和一些,懂得顧及別人,才能真正讓人接受。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好好說話,懂得適可而止。
我們自古以來提倡的中庸之道,講究的就是一個分寸。
一個為人處世皆有分寸的人,才值得你與之深交。
因為心中有分寸,才會懂得尊重他人。
6a2ac65efb0effac68a9ba17c6723d3e.jpg (178.0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26 10:24 上傳
圖片來源:Sipaphoto版權(quán)作品 禁止轉(zhuǎn)載
03 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
知乎上有人問:有修養(yǎng)的人,是什么樣的?
最高贊的答案是:臉上和心里都硬生生地刻著“尊重”二字。
無論長幼貴賤,親疏遠(yuǎn)近,他都會抱以尊重,從不抬高自己,也不貶低別人。
記得小學(xué)課本里有一篇課文:
在紐約街頭,一個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出于憐憫,他塞給那人一元錢。
推銷員有點(diǎn)詫異,隨后神色黯淡,但也并未作聲。
不一會兒,商人折返回來,從賣筆那兒取出幾支鉛筆,并抱歉地解釋自己忘記取筆了。
他說:“你和我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
推銷員滿臉的感動,目送商人離去。
幾個月后,再次相遇,那推銷員已然面目一新,容光煥發(fā),他感激地對那名商人說:
“你重新給了我自尊,告訴了我,我是個商人!
優(yōu)秀的人,都懂得尊重別人,不會讓人陷入尷尬的境地。
而這種尊重,也會在人心中埋下光明的種子,煥發(fā)生機(jī)。
《周易》里講: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對待比自己強(qiáng)的人不諂媚,對待比自己弱的人不輕慢。
尊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yǎng)。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寬容,相處的最高境界是尊重。
尊重,從來都是自己的事,不因他人的身份地位而改變。
一個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值得你深交。
因為尊重,才懂得換位思考,懂得為他人著想,懂得傾聽他人的聲音。
56a6d05dd7f5fc91b6634c5ee25c304b.jpg (53.0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26 10:24 上傳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洪帆 攝
04 不急于表達(dá),不吝于傾聽
心理學(xué)家岳曉東有一次在外面吃飯時,隔壁桌坐著兩個年輕人。
其中一個應(yīng)該是剛剛失戀,表情郁悶,吐槽著前女友。
他剛說了幾句,另一個小伙子便打斷他:
“你好歹也是個大男人,有什么提不起、放不下的!那女的有什么了不起的,還怕找不到比她更好的……”
那個勸慰的小伙子一直滔滔不絕,而失戀的那位則一聲不吭,只是一個勁地喝著酒。
見對方說個沒完,他有點(diǎn)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不要再說了,這又不關(guān)你的事!
那個勸慰的小伙子也不高興了:“我這不是替你說話嗎?真是狗咬呂洞賓……”
兩人最終不歡而散。
蘇格拉底說過:“上天賜人以兩耳兩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
人有兩只耳朵,兩只眼睛,卻只有一個嘴巴,所以應(yīng)該多聽、多看、少說。
傾訴是人人都有的本能,懂得傾聽,才是難能可貴的本事。
一個人最好的素養(yǎng),就是傾聽。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或快樂或悲傷的事,都渴望被理解,都需要向別人表達(dá)和傾訴。
但傾訴要找對了人,才能得到治愈,否則只會讓自己雪上加霜。
沒有誰真的忙到連等待別人表達(dá)的時間也沒有,那些缺乏耐心的人,缺的不是時間,而是素養(yǎng)。
懂得傾聽,是一個人永不過時的魅力。
若是身邊有這樣一個人,一定要珍惜。
生命的旅途上,有人來,就有人去,相遇都是緣分,深交卻要看人品。
身邊的朋友,就像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能幫你明辨是非,讓你更好地做自己。
如朱光潛所說:“朋友往往是測量自己的一種最精確的尺度。”
篩選朋友,就是在梳理你的人生;結(jié)交益友,就是提升自我的開始。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一世,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往后余生,愿你擇善而交,擇良而處,同行皆摯友,所遇皆良朋。
來源:國館(ID:guoguan5000)
原標(biāo)題:《你回微信的樣子,暴露了你的情商》作者:國館君編輯:范豐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