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劇《隱秘的角落》熱播,連帶著話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沖上熱搜,引起熱議。
劇中好孩子朱朝陽的“黑化”,與他的成長環(huán)境有很大關聯(lián);他的陰暗和隱忍,直指隱秘的內(nèi)心,也直指散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惡劣原生家庭。
有網(wǎng)友看完后感嘆: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ad6d5611140ee99965cebc4a77aa1381.jpg (6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30 08:39 上傳
ca89e1fe9565e3b6fd073be43ab3b90f.png (667.0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30 08:39 上傳
原生家庭給人的影響會貫穿一生,劇中主角的掙扎和沉淪讓人沉默,相反,一個好童年卻是開啟幸福人生的鑰匙。
近日,《美國醫(yī)學會雜志·兒科學》刊登的新研究進一步顯示,好童年帶來的益處甚至具有跨代效果,它不僅會影響受教育者本人,更能惠及后代。 《生命時報》(微信內(nèi)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為你解讀童年經(jīng)歷怎樣“放射性”影響人的一生。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張侃
武漢大學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楊健
本文作者 | 生命時報記者 水欣
本文編輯 | 張芳 徐夢蓮
童年教育具有代際效果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你就是未來孩子的原生家庭!霸谖覀兂赡旰蟮姆N種思想和行為里,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
上述研究正好印證了這種說法。這項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研究,選取了美國西雅圖高犯罪率社區(qū)公立小學的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
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與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聯(lián)合發(fā)起“養(yǎng)育健康兒童(RHC)”項目,分別對教師如何管理這部分孩子、家長如何營造家庭環(huán)境、孩子如何控制情緒進行針對性教育。
289e29e12492e419d74b021c2e6450d4.png (105.9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30 08:39 上傳
研究結(jié)果顯示,那些參與了該項目的兒童:
- 18歲時學習相對更好,也更少出現(xiàn)暴力、藥物濫用或不安全性行為;
- 30多歲時,這些人的經(jīng)濟狀況相對更好,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
為了解童年教育的跨代效果,2002年,研究人員再次將這些人的孩子納入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未參加RHC項目者的孩子相比:
- 參加者的孩子在5歲前更少出現(xiàn)發(fā)育延遲問題,注意力缺陷及行動障礙更少,學習能力和情感成熟程度更好;
- 青少年期,他們使用毒品或酒精的幾率明顯更低。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童年接受良好人格教育的人,更可能成為良好的父母。
五種糟糕的童年
張侃表示,上述結(jié)論反過來也同樣成立:糟糕童年的影響也會持續(xù)很長時間。不幸的是,如今很多孩子的童年都面臨各自的問題。
fb566d7aba139baff7eff634056c75f3.jpg (56.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30 08:39 上傳
01
缺愛型童年
《中國兒童福利與保護政策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8年8月底,我國共有農(nóng)村留守兒童697萬人。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與父母每年相見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見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信頻率月均不足1次。他們?nèi)狈Ω改戈P愛和正常的家庭教育,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都可能出現(xiàn)問題。
02
高壓型童年
“報班潮”在城市教育中的熱度長期不退。一個小學生要上的課外興趣班,少則兩三個,多則五六個,甚至有些達到八九個以上。
2019年媒體調(diào)查顯示,對“是否有計劃讓孩子參加暑期培訓班”這一問題,54%的家長表示“有且已經(jīng)報名”,28%的家長表示“有但還未報名”。家長抱有的高期望,已經(jīng)成為孩子甩不掉的負擔。
03
溺愛型童年
“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這種溺愛最常存在于我們傳統(tǒng)的隔代教育中。對孩子過分寵愛、不忍管教,最終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各種“熊孩子”事件。
42818553f8e07e7f20d3d054913aa75c.gif (695.4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30 08:39 上傳
04
屏幕型童年
《中國兒童發(fā)展報告(2019)——兒童校外生活狀況》顯示,兒童電子產(chǎn)品過度使用情況突出,其中農(nóng)村兒童每天使用時間為108.18分鐘,明顯高于城市兒童的88.40分鐘。
由于缺乏陪伴管束、課外生活單調(diào)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電子產(chǎn)品,由此導致身體變差、近視高發(fā)、精神頹喪、孤獨自閉、價值觀混亂等多種問題。
05
受害型童年
今年4月23日,黑龍江4歲女孩被父親和繼母長期虐待事件曝光,引發(fā)社會關注。
但這并非個例,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指出,全球2歲~4歲兒童中,有3/4(約3億人)曾在家中遭受養(yǎng)護人的心理攻擊或體罰。我國雖然沒有此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但也不容樂觀。
楊健解釋,不同的問題童年可能對孩子產(chǎn)生不同影響,以部分童年舉例來說:
缺愛型 | 可能使孩子變得自卑、敏感或暴戾、冷漠,很難對其他人產(chǎn)生信任感,難以融入社會群體 | 高壓型 | 引發(fā)孩子本能的反抗,和父母產(chǎn)生對立情緒,導致叛逆、厭學,缺乏上進心 | 溺愛型 | 心理承受力差,有可能在進入社會后,因無法正確面對批評指責,產(chǎn)生反社會意識 | 受害型 | 在身體康復后,心理損傷很難被修復,進而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 |
好童年什么樣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理論,強調(diào)初始條件下的微小變化,也能帶動一場長期、巨大的連鎖反應。
這一點在幼兒教育中也有體現(xiàn)。父母和老師在孩子童年時種下的“因”,多年后會成為他們行為中的“果”。楊健表示,童年好比一張白紙,畫下傷痛,會終生帶著傷痛前行;畫下關愛,則奠定一生幸福的基調(diào)。
d47eb6a7a8bc320aea5df088a72b56c9.jpg (88.6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30 08:39 上傳
對于“什么是好的童年”,目前還沒有準確的定義,但兩位專家認為,幸福童年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條件:
1. 充足的營養(yǎng)和物質(zhì)保障 2. 父母的陪伴和關愛 3. 和諧的父母關系 4. 良好的家庭氛圍(排名不分先后)
張侃說,現(xiàn)實生活中,并非所有父母都能為孩子提供優(yōu)渥的物質(zhì)環(huán)境,但對孩子來說,良好的物質(zhì)保障固然重要,一個有愛的環(huán)境更為關鍵。物質(zhì)環(huán)境可能在未來發(fā)生變化,寶貴的品質(zhì)卻能令人終生受益。
父母必須為孩子做好榜樣,并把自己良好的品質(zhì)、拼搏進取的精神傳遞下去,這就相當于給了他們一生幸福的資本。
楊健強調(diào),好的童年不應該是一帆風順的,童年時也需要經(jīng)歷磨煉和挫折,并在父母引導下克服困難,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堅毅品質(zhì)和自信心。
好“家風”至關重要
良好的童年必須從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開始,要求父母規(guī)范好自己的行為。
12cd7665ccb56d780e27a86c1c558852.png (713.8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30 08:39 上傳
張侃說,在我國,父輩良好的精神品質(zhì)大多由“家風”代代相傳而來,兒童教育中不妨多多發(fā)揮“家風”的作用。具體而言,家長應當做到:
1 認識良好童年的重要性 如果自己曾有不良童年經(jīng)歷,更要主動學習教育知識,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和不當教育行為。
2 多陪伴多溝通 盡可能保證更多的陪伴時間,多與孩子溝通交流,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
3歲以前的孩子,最好帶在身邊。陪伴過程中,父母應采取積極態(tài)度,多給愛和鼓勵;給孩子更多尊重,不過度施加學業(yè)及精神上的壓力。
3 保持和諧的夫妻關系 切忌在孩子面前過度爭執(zhí),或表現(xiàn)出暴力行為,因為孩子早期無法分辨父母暴力行為的對錯,會加以模仿,并影響到他們?nèi)蘸蟮男袨楹退季S模式。
4 做生活中的榜樣 比如,向孩子展示正直守信的處事原則,對待親鄰熱情友好,遇事勇敢自信……所有這些孩子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并在潛移默化中效仿。
學校教育不能唯成績論,而應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社交環(huán)境,讓他們在團體中感到溫暖和歸屬感。老師要踐行科學的兒童發(fā)展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條件的學校要配心理輔導老師,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呵護孩子童年也是一項社會責任,除呼吁全社會關懷兒童外,更要在實際項目中增加投入。比如,在貧困地區(qū)為家長組織公益培訓,在大城市為務工者子女提供配套的托幼機構和教育學校,在法律法規(guī)上加強對傷害兒童行為的打擊力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