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以下這張畫, 你是不是以為是哪位大師畫的? ▼
c33af5b8cdffde20604e5c6bd4b0b9f5.jpg (53.28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這是臨摹的梵高《向日葵》,
燦爛熱烈的向日葵, 就仿佛梵高肆意燃燒的生命一樣,
充滿了勃勃生機。
不過,這可不是大畫家畫的,
而是來自湖南山村的一位80歲的奶奶。
a97f768a4f90e2bcb2a8bca2e0839c84.jpg (145.3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無論是誰看到她的畫,
都難以相信這竟然是出自一個中國奶奶之手。
ce2e1a1a3d1a01de6346c3881c7451d4.jpg (80.22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杜大愷評價她說: “耄耋之年拿起筆,用畫述說自己的人生, 卻有一種童稚般的天趣, 有天堂般令人神往的澄明和潔凈!
她就是中國奶奶楊佩蓮,
又被稱為中國的摩西奶奶。
8d52181a929bade8d6dc3cdcb1d81d2b.gif (283.8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除了畫作, 楊佩蓮自己的人生也很傳奇。
她出生于湖南長沙寧鄉(xiāng)一個小山村, 因為年代原因, 她從小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解放后才有機會上小學, 畢業(yè)后在農村當會計和婦女主任。
5e7eac687e4e94e341129e718e345921.jpg (67.69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在那個幾乎沒有教育機會的年代,
她已經(jīng)算是村里的高學歷了, 但是她不滿足當一個會計, 獨自一人跑到農業(yè)中學學習, 畢業(yè)后被推薦到小學當教師, 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小學老師。
但這個女人仍不滿足,堅持自學, 最終當上了小學校長。
8f635cc3ea76481729961ea9f46dced7.jpg (164.6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除了教育事業(yè)之外, 楊佩蓮還從事過商貿工作, 培養(yǎng)了3個優(yōu)秀子女, 其中有一個是著名詩人荒林。
后來,子女們紛紛成家立業(yè), 她又為子女拉扯大了6個孩子。
36da6c071869cf364d027cc31af41310.jpg (89.79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楊佩蓮一家人合照
此時的楊佩蓮已經(jīng)70歲, 中國有句老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 70歲正是別人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 但是閑不下來的楊佩蓮卻干了一件大事:
寫書!
“我很開心我今年70歲了, 孫子孫女都長大了,我的任務完成了, 70歲之后,有自己的時間了,就開始寫書!
古稀之年,楊佩蓮拿起了鋼筆, 她打算寫一本自傳體書籍和一本小說,
為了寫書,她每天晝伏夜出,
先后出版了自傳《平凡往事》, 和抗日長篇小說《逃離》。
ae9fdfc56bd745ce848f80feae4fe1f5.jpg (51.31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楊佩蓮所寫的自傳《平凡往事》和抗日長篇小說《逃離》
但在寫《平凡往事》的過程中,
楊佩蓮遇到了一個巨大的困難, 她想寫以前生活中用的一種工具——磨盤, 但是無論怎么寫都感覺別扭。
此時楊佩蓮靈光一閃, 寫不出來就畫出來啊!
她趕緊找來筆和紙,畫了一張畫,
畫中,谷子在兩個大小不同的石磨中間碾成米漿, 隨著米漿一點一滴滴落下來,
遙遠的往事, 仿佛一瞬間就拉到了楊佩蓮的眼前。
beafeec2cf3a344dfcad89040d85dd18.jpg (134.83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楊佩蓮根據(jù)記憶畫的推谷子情形
或許是嘗到了繪畫的美妙, 楊佩蓮從此一提起畫筆便停不下來了。
94ecc5ec4022ffc22fca94c177c03252.jpg (122.47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圖為楊佩蓮奶奶。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啟晴 攝
之后的時光, 除了吃飯、睡覺、運動, 楊佩蓮每天都在畫畫。
我們都知道, 畫畫是一件很費時間的事情, 有時候一坐就是長達8個小時, 但是楊佩蓮卻從來不喊苦不喊累, 她反而說, 做熱愛的事情,真的很幸福。
e0081604fa18c997cc36026307b16297.gif (879.68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楊佩蓮正在繪畫
“我想把自己的童年畫下來, 把過去的日子畫給別人看!
憑借著這一個信念, 從2015年起自學繪畫的楊佩蓮, 迄今為止已創(chuàng)作了200余幅作品, 并把畫展開到了北京798藝術中心, 還出版了自己的畫集。
8b5616c73db7ea912f66882e3cd809a9.jpg (58.2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不過, 唯一讓楊佩蓮遺憾的是, 因為年齡問題, 她沒有更多時間去接受學院教育
7d42ec767b938290946baf82a503afb9.jpg (224.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春暖花開 笑虎有緣 (油畫) 90x60cm
但也正因為如此, 楊佩蓮的畫不拘一格,配色大膽, 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 和學院派相對保守的風格完全不同, 讓楊佩蓮脫穎而出。
c7770bc3f7c93120dea7c58b482ebaf8.jpg (71.52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楊佩蓮繪畫的題材從來不受限制, 大自然中的一切, 都是她繪畫的素材。
雖然沒受過專業(yè)訓練, 但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為了畫一只小狗, 她會攔住路上的小狗認真觀察, 為畫一只羊, 到養(yǎng)羊人家的地里去觀察羊的特征, 為了畫一只雞, 大到雞的形態(tài)小到雞冠的顏色、羽毛的稀疏, 她都要仔細求證過后才肯下筆……
b833ce837a4580f965149d0444fe8aed.jpg (214.9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幼虎 (油畫) 90x60cm
楊佩蓮的大部分作品, 都來源于自己對生活的觀察, 和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
因為出生在農村,
楊佩蓮對于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因此她的作品總是帶有一種淳樸的鄉(xiāng)土氣息。
每一朵花, 每一棵樹都寄托著她的感情。
為此她的女兒荒林說:
“在我母親的畫里, 一草一木都是有心的, 每一個動物都是有靈的, 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趣味。
母親的畫表現(xiàn)出了內心孩童的好奇天性。 天上的云,地上的墻, 也會相互說話,萬物皆情,自然天成!
c3bdab44e00993e81e32d001c645c21d.jpg (191.26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楊佩蓮最喜歡的題材是向日葵, 她創(chuàng)作了5幅以向日葵為主題的畫作。
她最喜歡的就是這幅《向日葵般美麗的少女》, 畫的便是自己少女時代, 頭戴草帽在摘向日葵的場景。
在這幅色彩鮮艷的畫面中, 有一個穿著粉紅色衣衫的少女, 坐在盛開的向日葵中間, 半張臉隱藏在向日葵后邊,眼睛大而靈動,
整幅畫面顯得很有生機和趣味……
0ccaafbc620aaad040fc49759d12a03b.jpg (182.63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向日葵不會長在花瓶里! 楊佩蓮說。
“家鄉(xiāng)的田野里,向日葵很多, 小時候,我就在向日葵地里勞動過。 當我對著向日葵笑的時候,向日葵也對著我笑!
楊佩蓮另一幅《太陽和向日葵》, 也充滿了想象的空間—— 她把向日葵畫成無數(shù)個小寶寶,
而太陽像一位溫柔的母親, 向日葵和太陽互相傾訴和依偎,
兩相對照,相映成趣。
8001b3f2612c8814911c09582b5ec9ff.jpg (54.39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在楊佩蓮的畫里, 你幾乎找不到任何灰色的情緒, 她的畫雖然十分樸素, 但全部隱藏著甜美、喜悅、幸福的情感。
除了寫實派的之外, 楊佩蓮的其他畫作則展現(xiàn)了她豐富的想象力, 讓人難以置信這些畫竟然出自于, 如今已80多歲的老奶奶。 ▼
6f2b039163901316a35748cf124f13bd.jpg (176.79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獻愛心》, 她把獻愛心的人比喻成天使, 甚至長出了可以讓他們自由飛翔的翅膀。
7a661f338d53efb49ea88af6b49641b8.jpg (103.92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天使逆行》, 新冠肺炎時期,醫(yī)護人員逆行, 所有穿白大褂的人都是天使。
22c08244560c54b278d04d62d7165e87.jpg (133.89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樹上的精靈》, 誰說豬不會上樹, 不僅可以上樹,還會飛行。
a54a85bd139ede3e69cf46aca4a02049.jpg (170.83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你聽到我的鋼琴曲了嗎》 媚眼如絲的狗狗, 在她的筆下也可以坐在鋼琴前, 演奏動聽的樂曲。
dda06526ca3124757dfeb7e1693d472e.jpg (4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云朵娃娃》, 她畫大面積的藍天白云, 讓一個年畫里走出的娃娃端坐在云朵之上。
3956baa557fee3805ae40425519a1834.jpg (50.42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宇宙是鍋粥》, 她畫地球、太陽、月亮 和各種行星構成的浩瀚宇宙, 讓宇宙在她的筆下也擁有了華麗的色彩。
bb53748eabc3b728561aeae0a75b57a6.jpg (63.5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因為鄉(xiāng)下生活的經(jīng)歷, 楊佩蓮畫了很多和豬有關的作品, 她的筆下有各種各樣的豬: 懷孕的豬,會飛的豬,粉紅的豬, 無論是哪一種豬,都充滿著奇思妙想。
e6abc8894cc1c4a5f66b00c20b92fa00.jpg (47.27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e7b97fe0f4873834e93835057d2b7823.jpg (55.1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5c28fea2edd64d43c6f4467e8f8e4a04.jpg (70.86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最初,楊佩蓮畫這些畫, 只是自娛自樂。
但現(xiàn)在,她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她出版了《楊佩蓮畫選》新年歷、 《楊佩蓮畫集》等作品。 她的《小狗演奏》《月光曲》等多幅畫作 還被美國、英國、中國香港 以及北京的機構與收藏家收藏。
beca6e22236af6a63b0780d2a1c350c5.gif (164.83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中國的摩西奶奶——楊佩蓮畫選》新年歷
楊佩蓮還成為了, 大型女性系列紀錄片《她們》 (中國女人)的主角。 是《她們》所記錄的女性中最年長的一位。
《她們》的工作人員思凡說: “你根本無法想象楊奶奶雖然是一位80歲的老人, 但手機聊微信、刷朋友圈沒有一點問題。 還會自己制作和發(fā)布抖音, 學習能力連我們年輕人都感到羞愧!
cdf228be1b97c36f8cdb73f19072a36a.jpg (57.39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如今已經(jīng)80多歲的楊佩蓮, 談及以后的生活,她說:
“以前旅游就去過很多國家和城市,但一直沒能去非洲,
最近,我想去非洲寫生看風景的同時也能找到不少靈感!
07a5770068e99ec113515348a1a5700e.jpg (102.38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楊佩蓮正在整理畫作
或許沒人注意到, 在楊佩蓮的自傳《平凡往事》的封面, 有這樣一行小字: 一個普通女人的自傳。
出生農村,
從會計、教師、校長、商人到畫家, 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卻也精彩紛呈。
70歲才開始寫書, 75歲才拿畫筆, 80歲就能在北京798藝術中心開畫展, 如今耄耋之年還有夢想, 楊佩蓮做到了很多人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
但是面對外界贊譽她卻說:
不過是因為時間跑得太快,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生活景象,我都想及時地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
60d3600cddd397a78ae84e3d40326f5c.jpg (41.95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1 08:38 上傳
楊佩蓮75歲才拿起畫筆,但有人覺得30歲一切就已經(jīng)晚了。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xiàn)在。
即便歲月的痕跡爬滿臉龐, 也要永遠懷揣熱切的理想。 如摩西奶奶所說: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現(xiàn)在,就是最好的時光。
圖片來源:女性藝術家網(wǎng)站《中國的摩西奶奶楊佩蓮畫展即將在798郝儷藝術中心舉行》版權屬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