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青年報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對國家工作人員來說,他們被劃出了一道道為官從政的“底線”和“紅線”;而對老百姓來說,面對無理不合法的要求,可以硬氣地拒絕。
以下為《決定》對各個階層公民的影響:
(文末附:25句話速覽《決定》)
國家工作人員
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財政資金分配使用、政府采購、公共工程建設崗位定期輪崗
領導干部須接受經濟責任審計
實行領導干部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
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要記錄、通報和追責
人大
增加有法治實踐經驗的專職常委比例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人數(shù)
社會人員
司法掮客將堅決懲治
中小學生將開法治課
不服司法判決可由律師代理申訴
聘不起律師可接受法律援助
企業(yè)家有權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法律依據的要求
有突出貢獻的杰出人士可獲頒國家勛章
招錄進司法系統(tǒng)
律師、法學專家可招錄進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隊伍
軍隊轉業(yè)干部可進入法治專門隊伍
政法專業(yè)畢業(yè)生可招錄進司法系統(tǒng)
初任法官、檢察官由高院、省檢院統(tǒng)一招錄,一律在基層法院、檢察院任職
法官、檢察官從下一級法院、檢察院遴選到上一級
司法人員
法律職業(yè)人員統(tǒng)一接受職前培訓
辦案質量將終身負責
不得私下接觸當事人、律師
不得泄露或者為其打探案情
不得接受吃請或者收受其財物
內部人員不得違規(guī)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
執(zhí)法人員
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zhí)法隊伍種類
食品藥品安全、工商質檢、公共衛(wèi)生、城鄉(xiāng)建設等領域推行綜合執(zhí)法
須持證上崗
實行執(zhí)法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
實行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
關注依法治國
法治觀念淡。抗賳T要丟“烏紗帽”
剛進國家機關工作就要參加一場重要的儀式——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這一舉動為的是要在領導干部心里真正樹立起對法的敬畏。
成為國家工作人員,做什么事情都得想著“法”。以前還有一些干部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今后就難以像原來那樣妄為了。那些身處財政資金分配使用、政府采購、公共工程建設等崗位的人,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肥缺”,將受到更嚴厲的監(jiān)管,他們將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為的就是防止權力濫用。
而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等領域和領導干部都無一例外要接受經濟責任審計。國務院最近剛印發(fā)《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想要逃避監(jiān)管看起來很難。
“拍腦袋”作決策?出了問題終身追責
長期以來,一些領導干部決策短視、隨意性大,導致出現(xiàn)決策只注重短期效益等問題。雖然我國早已建立追責制度,但往往只是官員在位時追究,而一旦離任或者退休,一般不再追究。
那么,“拍腦袋”決策出了問題怎么辦?領導干部將實行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
申訴請不起律師?讓政府法律援助
老百姓生活有什么變化?假如您家里有孩子上中小學,以后他們恐怕要多上一門課:法治課。如果您做生意辦企業(yè),以前遭遇政府或者其他單位無理的要求,今后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請拿出法律依據,如果你的要求不合法,對不起,我拒絕接受!
如果您跟人打官司,二審判決就是終審了。假如您不服判決,想要申訴的話,就別上訪了,您得考慮請個律師,讓他代表您申訴。要是經濟壓力太大,負擔不了律師費,也沒關系,您可以納入法律援助范圍,讓政府替您買單。
文/本報記者桂田田 鄒春霞 制圖/王慧
94b4e6760e1fd20.jpg (433.08 KB, 下載次數(shù):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10-29 11:27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