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別開生面的盛會
石普水
1月8日下午,佐壩鄉(xiāng)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盛會。
演唱會在鄉(xiāng)政府三樓會議廳舉行。附近聞訊而來的男女老少黑壓壓的一大片,以至于嘉賓入場時路上都擠滿了人。
會議廳正面是一條醒目的標語——“文南詞故里佐壩鄉(xiāng)歡迎您”。兩塊宣傳匾:左邊一塊是“區(qū)域文化:文南詞傳承與發(fā)展”;右邊一塊是“松梅吟草:中老年為主的民間刊物”凸顯了這次會議的兩大主題:一是推介佐壩鄉(xiāng)詩聯協(xié)會刊物《松梅吟草》;二是對該鄉(xiāng)文南詞傳統(tǒng)劇目的恢復成果作一個階段性的展演。
在鼓樂喧天的鑼鼓聲中拉開了活動的序幕。一面大鼓,六面銅鑼,演奏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斷絲弦鑼鼓”,不過,那只是斷絲弦鑼鼓的一部分。
參加這次活動的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金玉、縣詩詞楹聯協(xié)會會長華實佑、方濟仁、縣文廣新局吳云濤局長、洪云副局長、縣文化館長陳林、孚玉鎮(zhèn)、五里鄉(xiāng)、九姑鄉(xiāng)、千嶺鄉(xiāng)黨委政府負責同志、縣城周邊區(qū)域文化館,還有縣電視臺、新黃梅戲演藝公司負責人。
佐壩鄉(xiāng)黨委書記夏幼華首先致開幕詞,縣詩詞楹聯協(xié)會會長華實佑作詩推介《松梅吟草》,宣傳部長金玉作重要講話。
演出開始是佐壩中心小學的娃娃們歌舞《茉莉花》,接著是彭飛演唱《佐壩有個實驗區(qū)》,汪玉梅、汪桂花演唱《我的家鄉(xiāng)龍湖美》。中間是“詩詞吟唱”,由佐壩鄉(xiāng)詩聯協(xié)會的虞正誼、劉和開、孟忠、吳子林等吟詩作詞,我也趕鴨子上架“作詩”,給他們作陪襯。
然后是文南詞文藝演出。我鄉(xiāng)教師劉小文創(chuàng)作、曾在文化部舉辦的戲劇小品大賽上榮獲優(yōu)秀演出獎的《賈瞎子算命》,緊扣時代脈搏,富有生活氣息,語言幽默風趣,情節(jié)緊湊扣人心弦,由彭飛、程芳演唱,非常成功。朱家祥、王子珍演唱《小夫妻回門》,特別是新黃梅戲演藝公司吳海蓉演唱的《共唱中國夢》,優(yōu)美的文南詞說唱給在座觀眾帶來了一場絢麗的視聽盛宴,現場的笑聲、歡呼聲、叫好聲此起彼伏。最后壓軸戲是虞松巒演唱的文南詞獨有的傳統(tǒng)大戲《蘇文表借衣》,演員都是60多歲的老人,那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文南詞。“久別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40多年了,再一次看到這種家鄉(xiāng)風味的文南詞,感到格外親切。一直到演出結束,才戀戀不舍的離開。走下樓,不覺夜幕降臨。
好久沒有看到這原汁原味的文南詞了。到了處變不驚年齡的我,被現場氣氛深深感染。我生活在文南詞的故鄉(xiāng),從對文南詞小耳濡目染。少年時用蛇皮蒙竹筒做“二胡”,煞有介事的拉著“33522”,雖然忘腔走板,然如興味盎然。我在“詩”里有兩句話:“松巒虞家百回走,報刊雜志幾度題”,我解釋了這“幾度題”:一是我寫的《虞松巒的文南詞》被洪云副局長編入《古韻香音——戲曲活化石文南詞》,二是我的《尋訪文南詞的故鄉(xiāng)》2013年3月31日被《宿松周刊》第一版刊登,三是我的《尋訪黃梅戲文南詞的故鄉(xiāng)》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歌選》作為第一篇登載。
一場鄉(xiāng)村風味的精神大餐,讓人回味無窮;乜h城的路上我搭順風車,車上九姑鄉(xiāng)黨委余書記、宣傳委員唐黨委也贊不絕口,說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盛會。
我品味著金玉部長說的“五個一工程”——“一本書、一臺戲、一場球、一場舞、一塊宣傳版”,其實不需要花很多錢,群眾的積極性也能夠很快調動起來。文化活動調劑了群眾的精神生活,活躍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氣氛,有益于群眾的身心健康,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久而久之還能夠逐漸杜絕賭博迷信活動。
(2015.1.11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