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西安
時光荏苒,百年滄桑,山河依舊,人間巨變。
1908-09年時的中國與現(xiàn)在拍攝的新舊照片對比,
1907年,法國漢學(xué)家沙畹、德國建筑學(xué)家柏石曼拍攝的西安。
2007年的西安。
山西太原永祚寺雙塔寺)遠景克拉克探險隊于1908年5月至9月拍攝。 永祚寺 山西太原永祚寺(雙塔寺)遠景 2008年11月28日拍攝。 黃河邊 1908年10月28日拍攝。 黃土高坡 2009年4月12日,攝影師經(jīng)過艱難的尋找, 終于在山西興縣圪達上鄉(xiāng)的黃土高坡上拍到這張照片。 西渡黃河 克拉克探險隊準(zhǔn)備西渡黃河,1908年10月29日上午拍攝。 百年前黃河邊那個上午的熱鬧場景, 被黃河大峽谷的寂靜所替代。2008年12月3日拍攝。 黃土山包上的寺廟 (甘肅蘭州附近的甘草店) 1909年4月3日和7月16日。 上世紀50年代初修建的隴海鐵路線從這里經(jīng)過,黃土山包上的寺廟建筑早已蕩然無存 2009年3月14日拍攝。 黃河明珠 蘭州克拉克探險隊1909年4月6日至7月14日 在蘭州考察期間,在黃河北岸白塔山上拍攝。 蘭州全景 百年來黃河第一橋經(jīng)歷了五次大地震和多次洪水的考驗,如今依然屹立在黃河之上。 2009年9月大橋建成100周年。2009年9月19日拍攝。 陜西榆林府南門外的馬市 1908年11月克拉克探險隊在榆林考察期間拍攝。 榆林榆陽橋遺照攝影師曾五次去榆林,每次去都會在榆陽橋上走走。 2009年9月7日冒著小雨舊地重游,卻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座古橋已經(jīng)永遠地消失了! 榆陽橋歷經(jīng)四百年滄桑卻在2009年遭此厄運,文物保護的工作還任重道遠。2009年1月3日拍攝。 綏德的城樓和城墻 1909年8月30日克拉克探險隊拍攝于綏德城東門內(nèi)。 連綿的黃土山形依舊,無定河灘已經(jīng)被林立的高樓占據(jù)。 綏德城東門精美的城樓和城墻蕩然無存。整整百年后的2009年8月30日拍攝。 攝于1875年福州島寺(金山寺)。 現(xiàn)在的金山寺。 百年前沈陽西塔。 現(xiàn)在的西塔。 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陵墓 沈陽東陵門樓 1910年攝。 現(xiàn)在沈陽東陵 門樓。 河南安陽袁世凱墓百年風(fēng)雨照片對比。 河南安陽袁世凱墓百年風(fēng)雨照片對比。 一百年的敦煌莫高窟的照片, 黑白照片為1908年法國中亞遠東歷史、考古、語言與民族考察委員會 派出的西域探險團(伯希和探險團)專業(yè)攝影師夏爾·努埃特(Charles Nouette)拍攝, 彩色照片為敦煌研究院攝影師孫志軍于2009年采用重攝技術(shù)拍攝。 一百年的敦煌莫高窟的照片,黑白照片為1908年法國中亞和遠東歷史、考古、語言與民族考察委員會 派出的西域探險團(伯希和探險團)專業(yè)攝影師夏爾·努埃特(Charles Nouette)拍攝, 彩色照片為敦煌研究院攝影師孫志軍于2009年采用重攝技術(shù)拍攝。 昔日的老城墻。 今日繁華新貌。 “咸陽古渡”新貌 “咸陽古渡”即古代咸陽的渭河渡口。被譽為“關(guān)中八景”之一。 渭水流經(jīng)咸陽城區(qū)南側(cè),水勢舒緩,自古中原穿越關(guān)中往來于西北西南,均由此處渡渭, 咸陽便成為西出陽關(guān),北上蕭關(guān),東至長安,直抵中原的的交通樞紐,歷為秦中第一大渡。 經(jīng)周、秦、漢、唐二千多年,古渡與歷代所建木橋、石橋互為映襯,互為補充,相伴而生。 江上太公何處去,煙波依舊漢時秋! 咸陽古渡歷經(jīng)千年,昔日渡口風(fēng)光早已不再。 “咸陽古渡”舊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