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宿松長鋪鎮(zhèn)長鋪社區(qū)依托特殊的土質條件和豐富的種植經驗,大力發(fā)展荸薺種植,使荸薺成為富民強村的支柱產業(yè)。 時下正是荸薺采收季節(jié)。日前,記者走進長鋪鎮(zhèn)長鋪社區(qū)種植戶劉冠余的種植基地,十幾名農民正拿著鏟刀和翻土工具在稻田里挖荸薺,熟練地將深藏在泥土里的荸薺挖出來。 記者一邊看著農民在熟練的操作工具挖荸薺,一邊跟種植大戶彭中亭聊天。說起種植荸薺,彭中亭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跟記者聊起他的荸薺“種植經”。 彭中亭家住在宿松縣許嶺鎮(zhèn)許嶺社區(qū),以前以種植水稻為主,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荸薺種植技術。目前彭中亭在長鋪社區(qū)承包了近八十畝土地種植荸薺,正常畝產2500公斤左右,高產的能達到4000公斤,經濟價值在一萬元左右,除去種苗、化肥、人工、運輸等成本,每畝純利潤3000遠左右,今年雨水好,荸薺豐收在望,他很開心。 “我家就住在社區(qū)楊田組,在劉老板基地里做工既方便還能照顧家里,自家的土地流轉給了劉老板,一畝流轉金300元,這樣一天還能賺120元,等于拿雙份收入,感覺自己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贝迕駨埡T埔贿厔谧饕贿吀浾哌@樣表示。 據悉,荸薺又叫馬蹄,有地下“雪梨”之稱,具有補脾益氣,清熱養(yǎng)胃的功效。荸薺采起來后,用清水洗干凈,刨去表皮,露出里面潔白的果肉,吃起來入口清甜,口齒生津。還可以將荸薺切片后,用瘦肉加辣椒清炒,成為宿松人餐桌上一道可口的美味佳肴。 “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今年長鋪社區(qū)通過土地流轉120多畝,大力種植荸薺。下一步我們將規(guī)劃成立合作社,發(fā)動群眾發(fā)展荸薺種植,帶動群眾致富增收!遍L鋪社區(qū)黨總支副書記徐海堂說。 稿源:長鋪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