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家長帶著孩童參觀博物館本是一件好事。但如何文明參觀,保障展品不被損壞,也成了值得關(guān)注的話題。
7月10日,上海玻璃博物館發(fā)文表示,其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shù)家兄弟制作的玻璃城堡此前被小觀眾在追逐中撞到,受損嚴重。美國藝術(shù)家因疫情無法到滬修復(fù),使得展品至今殘破。面對不時發(fā)生的展品遭破壞事件,除了民眾素質(zhì)提高,博物館加強自身管理,公民也需要從法律角度對此加以重視。
上海玻璃博物館7月10日發(fā)文表示,其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shù)家兄弟制作的玻璃城堡在5月30日被兩位小觀眾在追逐中撞到,導(dǎo)致展品出現(xiàn)了嚴重的受損情況。然而,由于疫情期間,生活、工作于美國的藝術(shù)家無法往返上海對作品進行修復(fù),使得展品只能暫時以“不完美”的面貌示人,并呼吁廣大觀眾文明參觀,遵守參觀禮儀。
6b76d68212751622f2fa2b94ffcb6bb9.jpg (38.08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3 09:18 上傳
上海玻璃博物館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shù)家兄弟制作的玻璃城堡
0bfe26550d86a5a6ff52363a5c28f653.png (360.47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3 09:18 上傳
玻璃城堡局部玻璃博物館在微博上稱,“這座夢幻的玻璃城堡由Arribas藝術(shù)家兄弟花費500小時,以特殊的燈工工藝——線圈技術(shù)打造而成。重達60公斤的玻璃城堡包含近30000個部件,并由24K黃金裝飾而成。2016年,為慶祝上海玻璃博物館五周年慶,它由Arribas捐贈,并成為上海玻璃博物館的永久收藏!
目前,玻璃博物館已聯(lián)系藝術(shù)家對情況進行說明,并就展品修復(fù)問題尋求幫助。然而由于疫情原因,生活、工作于美國的兩位藝術(shù)家無法啟程往返上海。
481590dad808d4f0c9b8d7d985a8c260.png (298.22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3 09:18 上傳
玻璃城堡損壞后,目前被放在主場館2樓的一個角落。
藏品遭破壞后,在城堡的一側(cè),可以看到有幾截破損的塔頂散落在一旁,周圍還有一些零碎的玻璃殘渣。這座城堡目前被放在上海玻璃博物館主場館2樓的一個角落,城堡四周設(shè)有一個正方體的玻璃保護罩。
上海玻璃博物館呼吁,“請各位觀眾務(wù)必遵守博物館參觀禮儀,不翻越圍欄,不觸摸展品,不追逐打鬧,不高聲喧嘩,展品的安全和文明的參觀環(huán)境,需要我們共同守護!
這件事也引起了公眾的熱議。在社交媒體上,不少網(wǎng)友表達了對于此次破壞事件的憤怒,并要求肇事者家庭對于博物館的損失進行賠償,還有很多網(wǎng)友對博物館是否該對部分展覽的參觀者年齡進行一定限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些博物館相關(guān)人士也分享了自身的顧慮:“光考慮了觀眾和展品的近距離觀賞。忽視了展品的保護。兩難啊!博物館都有一個難題,展品和觀眾的距離和隔離問題。體驗上,一幅油畫最好就裸掛在墻上,不設(shè)圍欄;保護上,最好全封閉,觀眾三米開外!
此次發(fā)生在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展品受損事件,不得不說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2013年,同樣是在上海玻璃博物館,同樣是兩位小觀眾翻越圍欄,同樣是一件玻璃展品,在小觀眾的用力拉扯和搖晃下,被扯下一大塊,碎落在地。這幅作品其實原名叫《天使在等待》,是這位藝術(shù)家專門為她剛出生的女兒做的。在之后的討論中,藝術(shù)家把這個破損的作品原樣保存,然后改名叫做《折》,并且未向破壞者要求賠償。
據(jù)悉,上海玻璃博物館已將這一受損展品依原樣展示在主館核心位置,并配合被破壞時的監(jiān)控畫面,以示警醒,希望讓更多觀眾能夠意識到如何才是“博物館正確的參觀方式”。然而,沒想到,七年之后,同樣的悲劇卻再次上演。
f7f24c80b0c1b96da827e673c54ea8b0.png (171.96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3 09:18 上傳
2013年,被小觀眾損壞的玻璃博物館展品《折》,依原樣展示在主館核心位置,并配合被破壞時的監(jiān)控畫面,以示警醒。
根據(jù)我國刑法,如果觀眾在博物館進行故意破壞的行為,很有可能構(gòu)成“故意損壞文物罪”。有法律工作者分析認為,此次案例中所破壞的展品并非珍貴文物,雖然不會構(gòu)成刑事犯罪,但應(yīng)會受到治安處罰,并且需要承擔(dān)民事賠償責(zé)任。
2019年,“澎湃新聞·藝術(shù)評論”曾刊出報道《價值百萬的任伯年畫作預(yù)展遭幼童撕毀,誤毀畫作知多少》。當時,香港佳士得春拍正在進行,預(yù)展期間,一幅估價150-250萬港元的任伯年《花鳥四屏》畫作遭到幼童意外撕毀,佳士得香港只能先撤拍該拍品,并通知委托方。
ba157f373f4fd3d4285a89bb65dd547d.jpg (42.66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3 09:18 上傳
一幅估價150-250萬港元的任伯年《花鳥四屏》畫作,在拍賣預(yù)展時遭到幼童意外撕毀。
2018年5月,在香港大會堂舉行的《尼斯派:從波普藝術(shù)到偶發(fā)藝術(shù)》展,其中一件克萊因藍作品遭孩童誤闖破壞。
2015年8月,在中國臺灣地區(qū)“真相達芬奇·天才之作特展”畫展上,一名12歲的男童看展時跌倒,不慎損毀價值超過5000萬新臺幣(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的保羅·波爾波拉真跡油彩畫《花》。
此前遇到展品遭毀的情況,大多數(shù)是對民眾素質(zhì)的聲討以及對博物館自身管理的反思,卻鮮少從事故責(zé)任分配給予公眾以宣傳,造成公眾對破壞展品所造成的責(zé)任后果十分陌生,使公眾產(chǎn)生“破壞展品不需負責(zé)”的僥幸心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7條:“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的,應(yīng)當恢復(fù)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刑法》第324條:“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 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來源: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