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二区-亚洲国产色图精品专区-国产激情在线免费视频-非洲黑人老年高清黄色大片

查看: 1758|回復: 0

安徽:精準施策 拓寬殘疾人脫貧路

1877

主題

1877

帖子

9390

積分

真探組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1#
發(fā)表于 2020-6-25 08:51:57|來自:中國安徽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安徽
  由于身體殘障、勞動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貧困殘疾人家庭收入遠低于社會平均水平,成為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聚焦貧困殘疾人群體,我省堅持開發(fā)式扶貧和兜底保障扶貧相結合,精準施策,確保全省未脫貧殘疾人口全部脫貧,啃下深度貧困“硬骨頭”。
  “俺家4個殘疾人,要是沒有政策幫助,哪能過上安穩(wěn)日子”
  六月的龍眠山滿目蒼翠,湖光山色。晨霧中,胡勝利背著一個茶簍走下山坡,回到山腳下的自家小屋,輕輕將茶葉鋪在篩子上。一早上采了3斤多茶葉,這個茶季,胡勝利家依靠采茶收入1萬多元。
  胡勝利是桐城市龍眠街道雙溪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一家5口4個殘疾人,父親視力殘疾近乎失明,母親肢體殘疾,妻子和兒子也有不同程度智力殘疾。
  為幫助胡勝利家穩(wěn)定脫貧,村里將他家整戶納入低保,并申請了殘疾補貼。胡勝利家堂屋墻上貼著一張貧困戶信息和幫扶措施明白卡,各項收入一目了然:去年,全家低保補助18784元,殘疾人兩項補貼6048元。村里還給胡勝利和妻子許紅年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胡勝利當護林員,妻子當保潔員,一年收入1萬多元。再加上山上的幾畝茶園,胡勝利一家人均年收入超萬元。 “俺家4個殘疾人,要是沒有政策幫助,哪能過上安穩(wěn)日子? ”胡勝利說。
  雙溪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0戶205人,其中因殘致貧戶43戶112人。放眼全省,因殘是最主要的致貧原因之一。由于身體殘障、勞動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貧困殘疾人家庭收入遠低于社會平均水平。 “作為貧困程度最深、扶持難度最大、扶貧鞏固成果最難的特困群體,殘疾人貧困家庭是扶貧開發(fā)工作中的難中之難、困中之困。 ”省殘聯(lián)有關負責人表示。
  2019年,我省共有8.6萬名殘疾人脫貧。今年,針對貧困殘疾人家庭,我省明確產業(yè)、就業(yè)、教育、社保、醫(yī)療康復、金融等18項幫扶行動、39項具體措施,在開發(fā)式扶貧和兜底保障扶貧上向貧困殘疾人傾斜。今年將繼續(xù)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yǎng)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yè)重度殘疾人,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截至目前,全省享受低保的殘疾人有49.3萬。
  “以前由于手腳不靈便,打工掙不到錢,現在憑手藝吃飯,還能貼補家用”
  在合肥市內一家艾灸機構內,楊飛熟練地拿起一個艾罐給客人做艾灸,循筋落罐,揉捏按壓,手法之純熟,儼然一個老技師。實際上,楊飛從去年參加艾灸培訓到上崗也不過1年時間,但是勤奮愛鉆研的楊飛進步很快,受到老技師和顧客的認可。
  時間回到1年多前,左肢殘疾的楊飛還在跟著親戚干裝修。由于手腳不靈便,干不了重活,忙活一年也掙不到錢。楊飛告訴記者,他家是肥東縣元疃鎮(zhèn)曙光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爺爺半身不遂,媽媽患有慢性病,自己雖然殘疾也不想成為家里負擔。去年縣殘聯(lián)組織殘疾人艾灸培訓班,免費教殘疾人學習艾灸,楊飛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培訓合格后,他被送到省城一家艾灸機構上班,月薪3000元。
  “以前打工掙不到錢,還給家里添負擔,現在憑手藝吃飯,還能貼補家用呢。 ”言語間,楊飛自信滿滿。
  “為幫助殘疾人拓寬就業(yè)渠道,肥東縣殘聯(lián)積極開展艾灸等職業(yè)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 ”肥東縣殘聯(lián)理事長李繼海介紹,截至目前,已經舉辦6期殘疾人艾灸免費培訓班,學員被輸送到上海、無錫、威海和合肥等大中城市,保底工資不低于3000元,高的可拿到五六千元。
  就業(yè)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對于殘疾人來說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尤其重要。我省不斷完善殘疾人就業(yè)政策,加大對殘疾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扶持力度,進一步促進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各地圍繞已出臺的按比例就業(yè)、就業(yè)稅收優(yōu)惠、輔助性就業(yè)、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等各項殘疾人就業(yè)政策,均出臺了實施措施。有關方面將推動完善貧困殘疾人兜底保障和開發(fā)式扶貧政策措施,鞏固脫貧成果、建立防范返貧機制,堅決打贏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戰(zhàn)。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駐村工作隊幫我想辦法打開了銷路,還鼓勵我自力更生發(fā)展產業(yè)”
  五河縣大新鎮(zhèn)郭府村的郭凱先自幼患小兒麻痹癥導致肢體殘疾,年輕時不甘貧窮的郭凱先曾外出謀生,但屢屢碰壁,用他自己的話說“無論到哪家工廠,只要看到拄著拐杖的我就都搖頭拒絕了。 ”無奈之下,老郭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郭府村是出了名的掃帚村,村里有很多掃帚加工廠。經過鄉(xiāng)親們的傳幫帶,老郭也創(chuàng)建了一家掃帚加工廠。 2014年,郭凱先被查出患有鼻咽癌,又遭遇掃帚滯銷,巨額的醫(yī)療費和生活來源的無著,使得郭凱先一家重返貧困,當年即被村里認定為貧困戶。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駐村工作隊幫我想辦法打開了銷路,他們還鼓勵我自力更生努力發(fā)展產業(yè),積極面對人生,讓我深受鼓舞。 ”回首往昔,老郭心存感激。
  渡過難關的老郭生意越做越紅火,現如今,他的掃帚廠已經擁有3條生產線,每年純收入有十幾萬元,不僅實現穩(wěn)定脫貧,還直接帶動貧困戶就業(yè)增收。
  今年45歲的畢生林是鳳陽縣板橋鎮(zhèn)二鋪社區(qū)的貧困戶。 20多年前,他不幸遭遇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再加上其母常年生病,生活十分困難。
  看到同村有人靠養(yǎng)殖脫貧致富,畢生林也動了心。 2018年,在村里的幫扶下,他申請了5萬元的小額信貸,購入了6頭老母豬,雖然腿腳不便,但他堅持每天不到6點就起床喂豬、打掃衛(wèi)生……如今,老畢已成為村里有名的養(yǎng)豬大戶。 “今年賣幾頭豬,可以先把貸款還了,到年底還可以再賣一批,致富就靠它了。 ”畢生林算起了致富賬。
  為激勵更多殘疾人自主脫貧,我省堅持扶志扶智,激發(fā)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通過幫助貧困群眾尋找產業(yè)發(fā)展、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脫貧門路。通過加強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和志智雙扶典型宣傳,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和鼓舞貧困戶,幫助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樹立脫貧致富信心,激發(fā)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熱情和信心。
  (來源:安徽日報)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網,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發(fā)表回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opyright © 2001-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模板設計:仁天際網絡
Powered by Discuz! X3.4  ICP備案號: 皖ICP備14013304號-1  
聯(lián)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