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朋友圈看到一張圖片。
d2ee258126a2269cb1c1bd5c5d0caf8d.png (203.29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5 08:56 上傳
為了勸任性的孩子去上學,一位媽媽直直地跪在孩子面前,而孩子卻坐在椅子上,翹著腳,悠閑地玩著手機,絲毫不把母親這一副模樣放在眼里。
更過分的是,這位媽媽長跪了一個小時,男孩非但不理媽媽,還拍照發(fā)朋友圈,配文:“開心每一天”。
f1a289192b515a11923a8cd402def27e.png (182.52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5 08:56 上傳
對母親的良苦用心,視若無睹,甚至還仗著母親對他的愛,把母親的尊嚴踐踏在腳底下。
這樣的孩子,著實使人心寒。
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此,付出一切卻養(yǎng)不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而這位母親大概不知道,正是她對孩子不加限制的愛,才將孩子變得如此無法無天。
古語有言:“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愛而不知教也!
跪著的父母,養(yǎng)不出站著的孩子。
ae1af4f3ea9ccf60fb588b4ef26f74d5.png (1.25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5 08:56 上傳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一味地在物質(zhì)上富養(yǎng)他
曾經(jīng)和一位心理學的朋友剖析一個新聞事件。
上海一名男子,向母親索要2萬塊,母親沒有,男子就讓母親去親戚那里去借,母親不肯。
誰知,男子直接動手要挾,將母親在空中狂甩,用衣服狂抽母親的頭部。
母親傷心又無奈地癱坐在臺階上,一臉絕望。
d969d7a947b84995637d3a71d36f5456.png (36.6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5 08:56 上傳
是什么讓一個孩子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對母親拳腳相加?
朋友一句話一語中的:“正是母親無底線的愛,無底線的物質(zhì)滿足。”
很多為人父母者,本著“再苦不能苦孩子”,慣著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
別人家的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
不能讓孩子被別人看不起,自己苦點累點沒什么。
哪怕月薪3000,壓彎了背脊,也要供孩子過著富人家的生活。
父母自己買一件50塊的T恤都得思量良久,孩子卻一身名牌,隨隨便便一雙鞋子就幾百上千。
父母在外吃頓像樣的盒飯都舍不得,病了怕花錢不敢去醫(yī)院,給孩子花錢卻像潑水一般,一餐飯花掉上百。
于是,窮人家硬生生養(yǎng)出了一個花錢大手大腳、不知人間疾苦的“富二代”。
全民富二代,恰恰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
等到孩子長大,他早已不是幾十塊、幾百塊就能輕易滿足,動輒幾萬元,幾十萬元,此時父母漸漸無力支撐。
已經(jīng)習慣被滿足的孩子,突然被父母一口拒絕,心理承受不了巨大的打擊,為了威脅父母讓步,就更容易選擇偏激的方式。
近些年,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
江西一位15歲的少年,因為父親沒有給他買電腦,竟然直接跳樓自殺身亡,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25歲日本留學生汪佳晶,每個月都要從母親那里索要7000元生活費,母親四處舉債供他上學,一時拿不出錢,他竟然殘忍地捅了母親9刀。
富養(yǎng)沒了底線,愛沒了限制,就會成為扼殺孩子的刀子。
正如盧梭所說:“你知道用什么辦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一味在物質(zhì)上富養(yǎng)孩子,不是愛,是最大的害。
136ba0df1d0d5d15ca1ed34cafb96a20.png (2.91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5 08:56 上傳
中國式溺愛越愛越心寒
從小被滿足的孩子,習慣了自己飯來張口、父母一味遷就的生活,感受不到父母的辛苦,更加不懂得感恩。
河南一位10歲的孩子,僅僅是為了想在網(wǎng)絡(luò)主播面前炫耀自己,就輕易地把剛過世父親的5萬喪葬費打賞了主播。
bab363e0835bea74aebe3d8fc162c8bd.png (346.43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5 08:56 上傳
雪上加霜的是,這位媽媽還身患癌癥。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但這個孩子絲毫體諒不到家里的艱難。
自私不懂事的孩子,最傷父母心。
此時,母愛有多深,心就有多痛。
想起另一則新聞。
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照顧生病的外公,家里還有2個妹妹,19歲的李曉買面對窘迫的生活,絲毫沒有怨言,堅持勤工儉學幫父母扛起了一片天。
9f84e0338faf5df0bffe06cc697a774e.png (442.85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5 08:56 上傳
高考后的暑假,他去餐廳當傳菜員,一天走2萬多步,因為要端那種很重的盤子手臂上常常青一塊紫一塊。
不光如此,除了要打工,李曉買還要為妹妹買菜做飯,晚上得督促兩位妹妹做功課。
他2個月掙了7800元,攢夠了大學的學費。
他很懂事地說:“可以減輕爸媽的負擔了!
同樣都是少年,同樣都是家徒四壁,有的孩子對父母的付出和苦難麻木無感,而有的孩子卻懂得心疼父母,愿意為父母分擔。
于父母而言,有一個如此有責任心、又上進的孩子,才是生活中最大的慰藉。
中國式父母最大的歡喜,不是子女成器,而是孩子終于讀懂了自己。
5ea1fa8409112cbb2bbafc38b04ae3af.png (2.9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5 08:56 上傳
父母最大的過錯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英國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講了一對兄弟一母同胞,人生際遇卻天差地別的真實故事。
518984e7e11fda39e9346e70da3a9794.png (377.56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5 08:56 上傳
富哥哥住著聯(lián)排別墅,是一個身價千萬的企業(yè)家。
而弟弟居無定所,開著一輛卡車,靠打零工過著節(jié)衣縮食的生活。
從小,兩個人的環(huán)境并沒有多大的不同,一樣的房屋,一樣的事物,一樣的教育,一樣的父母……
唯一不同的就是,在20歲之前,弟弟一直在吃糖,哥哥卻總在吃苦。
當?shù)艿芏阍诟改笐牙镉问趾瞄e的時候,哥哥在幫別人遛狗、修理草坪、送報紙,在超市打工。
當?shù)艿荛e得到處闖禍的時候,哥哥已經(jīng)離家創(chuàng)業(yè),歷盡艱辛去做生意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弟弟生活在甜甜的蜜罐里,享受著父母的寵溺,長大后變成了凡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人。
哥哥在生活一次次錘煉下,學會了如何生活,如何為人處事。
美國兒童心理衛(wèi)生專家說過:“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愛孩子是人的天性使然。
但你再愛孩子,也無法永遠替他走路,也不能把他捧在手心一輩子,溺愛至死。
教育專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該讓孩子吃的苦,一點都不能省。
社會不是孩子的父母,童年不吃苦的孩子,成年之后更吃虧。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下得了狠心,舍得苦孩子,用孩子。
- END - |
|